您好,欢迎来到大米供销平台 !会员登录|立即注册 VIP服务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门资讯 » 正文

湖南怀化“85后”返乡青年让农产品“种得好”“卖得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24  浏览次数:759
核心提示:  中新网怀化4月22日电(杨娟张璇)湖南怀化市鹤城区农产品优选馆的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包装精美的农特产品。85后返乡青年尹文山一边拿着手
   中新网怀化4月22日电 (杨娟张璇)湖南怀化市鹤城区农产品优选馆的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包装精美的农特产品。“85后”返乡青年尹文山一边拿着手机拍摄视频,一边向网友介绍这些“土货”,不一会儿工夫,凉亭坳蜂蜜、黄岩干笋等就销售一空。

  “我们严把农产品质量关,积极打造具有鹤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并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让这些原生态农产品走上更多市民的餐桌。”尹文山说。

  今年38岁的尹文山是鹤城区凉亭坳乡板栗坪村村民,他不仅致力于发展产业,还积极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传授村民养蜂技术,当“收货郎”让“山货出山”,带动大批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目前,他带动周边30多户村民发展产业,每年销售农产品四五十种,销售额达100多万元。

  怀化鹤城区农产品优选馆内,摆放着各式各样鹤城特色农产品。 杨娟 摄

  多次转型,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1985年出生的尹文山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大专时选择的专业也是与农业有关的畜牧兽医专业。2007年,他从安江农校毕业后,就到广东一家养殖业公司上班。

  从饲养员到主管,再到小厂单干,尹文山不断学习,逐渐积累许多种养技术方面的经验。因为父母身体不好,他在2014年放弃高薪职业,选择回乡创业。

  “我之前从事的都是养殖业,所以回来后也是发展这个产业,养了100多头生猪。”当年生猪市场行情较好,尹文山赚了10多万元。但好景不长,2017年受非洲猪瘟影响,尹文山养的猪死了一大半。考虑到养猪容易污染环境,他放弃发展养猪业,之后又开始养竹鼠,由于政策、技术等原因,也没有发展下去。

  “有什么产业既生态环保,又能带动村民一起发展?”尹文山心想,吃“生态饭”才能长久,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凉亭坳乡位于大山深处,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我们这里祖祖辈辈都有养蜜蜂的习惯,虽然生态环保,但由于受技术、规模等影响,挣不了钱。”板栗坪村党支部书记尹元红说。

  2019年,尹文山开始尝试养蜜蜂,但由于技术不成熟,蜂蜜产量、质量都不达标。于是,他四处请教养蜂专家,并上网收集教材,自己钻研。2020年,区、乡两级组织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来村里举办养蜂技术培训,尹文山一节课都没落下。

  经过不断摸索,尹文山逐步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土专家”,同时成立了专业的家庭农场公司,并开展中蜂成熟蜂蜜高产稳产技术研究,为村民提供养蜂技术指导,还帮助其销售。村民尹文铁说,“过去,我们养的蜂蜜只能卖到40元一斤,现在每斤能卖到70元。”

  2020年,尹文山还流转了3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中药材蜜源植物五倍子、黄精、白芨等中药材,发展林下经济。“不仅可以为蜜蜂提供丰富的蜜源和粉源,还美化了生态环境,一举两得。”

  尹文山不断改进技术,提升蜂蜜品质和产量。 受访者 供图

  心系家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凉亭坳乡板栗坪村村民尹文海患有听力障碍,外出务工极不方便。了解到他的困难,尹文山安排其在家庭农场做事,并传授养蜂技术,一年收入有3万多元。“平时既可以照顾家庭,又可以兼顾农活。”谈及在家门口“上班”,尹文海表示很满足。

  板栗坪村党支部书记尹元红表示,尹文山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积极帮助村民发展养蜂产业。村民们还通过流转土地、基地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基地每年发给他们的工资达20余万元,帮助一大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极大地改善了生活。

  2022年9月,鹤城区乡村振兴消费帮扶专区农产品优选馆开馆,来自黄岩的竹笋、金丝皇菊、干香菇,以及凉亭坳的蜂蜜、茶油、小干鱼等农特产品深受民众青睐。作为优选馆负责人,尹文山对各地入馆的农产品进行严格把关,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和特色,确保农产品绿色、安全。目前,优选馆内优质农产品品牌已有10余个,最远卖到北京、广东等省市。

  为帮村民打开销路,尹文山还化身“收货郎”,经常走乡串巷到村里收“山货”。村民时秀花说,她家土鸡蛋、鸡、鸭等农产品,上门收货的价格还比自己拿到市场上卖要高,“一年收入有5000多元,很知足了”。

  “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种养殖基地规模,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并尝试开设直播和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等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消费者吃上有品质保证的产品。”尹文山表示。

  “在尹文山的带动下,周边100多名村民发展养蜂产业,蔬菜、水果、畜牧等其他特色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村支书尹元红说,现在村里农产品基本不愁销,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里的环境也变好了。(完)

  【责任编辑:孙晓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主办单位:四川嘉禾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1012182号


川公网安备 511921020001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