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新兴村的水稻已进入成熟期,广褒田野稻谷飘香,“丰味”正浓。田间的农机穿梭不停,忙碌的工人挥汗如雨,颗粒饱满的稻谷“尽收囊中”。忙碌的收割场景和金黄的稻浪共同构成了一道靓丽的丰收景象, “一笔一画”勾勒出了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贺州市八步区耕地提质改造项目由广西农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广西农村投资集团乡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经过6个多月的改造,第一批1200余亩耕地提质改造 (旱改水)完成改造后交付。为避免出现耕地非粮化的现象,农投乡投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委托种植公司在项目地块上种植了水稻,有效解决旱改水项目后期管护问题。广西桂鑫农乡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覃志安介绍,为了帮助农户抢收水稻,该公司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一起抢抓晴好天气抢收水稻。
“多亏了‘旱改水’工程,为我们修通了生产路和灌溉沟渠,这是高质量水稻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柳志杰是信度镇新兴村村民,也是“旱改水”的见证者与受益者。他家原有5亩分散的耕地,多为旱地,以种植花生、玉米等旱地作物为主,水稻为辅。由于年轻人都已外出务工,在家的劳动力有限,每年只能耕种3、4亩地,收成自给自足,仅供自家使用,耕地无法产生其他经济效益。“现在每年可以拿到相应的土地租金补给家用,还能就近务工增加多一份收入,土地也能够物尽其用,可真是‘好事成三’啊。” 柳志杰高兴地说。
“以往没有机耕路,耕作机械根本无法开进田里来,每年的插秧和收割都得单纯依靠人力,种植和收割的成本很高,也很辛苦。” 柳志杰在收割现场算起了一笔账,以往每到水稻收割季,仅雇佣人员就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一亩地要请5个人,人均150元/亩,算下来一天一亩地就要花费700元左右。 “旱改水”工程改造后,土地整合可集中连片耕作,连片收割,雇请机器收割仅需80元/亩,既节约了成本,也缩短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