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价的稳定足以让西方欧美国家羡慕,最近大半年的时间,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相继大涨。据统计,从2021年四季度至今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美小麦主力合约的涨幅已经超过了50%,达到了1130美分/蒲式耳,而国际小麦价格的涨幅更是达到了60%。有分析师认为,当前国际小麦和玉米比价为1.12,小麦对玉米在饲料端的替代依然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即使随着各地小麦的收割,后续小麦库存偏高,其价格依然有望维持高位甚至上行。
据近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显示,进入2022年以来,国际大米价格已经是连续第五个月攀升,目前已经达到了最近12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要知道2021年国际大米价格可是从3月份跌到年底的,跌幅一度达到了27.5%,那为何今年突然大涨呢?原因有三个:1、多个国家通货膨胀,消费者价格指数创新高。2、大米价格受到小麦价格的传导带动,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小麦价格上涨1%,会带动大米价格上涨0.2%左右。3、国际化肥等农资价格的上涨,使得大米生产成本升高。4、大米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面对不断上涨的粮食价格,西方国家不寻找自己的原因,不寻找市场的原因,反而将责任推到我们身上。此前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一篇文章,称当下我国拥有世界一半的小麦储备和70%的玉米储备,是世界上粮食储备量最大的国家,国际粮价的上涨就是因为我国不断扩充粮食储备,提议我国放开20%的粮食储备缓解非洲和美洲一些国家的粮食供应不足难题。
显然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我国用不足全球5%的土地养活着全球20%的人口,虽然我国也进口粮食,但是相比于自身的粮食产量,进口量并不大,国际粮价的上涨不仅同我国储备粮食无关,反而我国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一言论站不住脚之后,欧美国家又从另一个角度“攻击”我们,他们将全球变暖的原因归结到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太大之上。理由是种植水稻会产生甲烷,而甲烷属于重要的温室气体,一些国家就借助这一理由开始呼吁要禁止我国种植水稻。这一言论更加可笑,知名三农专家郑风田教授就表示,欧美国家的肉蛋奶的消费量非常高,如果单从甲烷气体的排放量来说,养牛的甲烷排放量远高于种植水稻的排放量。再者温室气体也不止甲烷一种,还有二氧化碳,任何植物都会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氧气,种植水稻有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这个角度说大量种植水稻反而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欧美国家提议禁止我国种植水稻,其根本用意还是想赚我们的钱,大米是我国需求量巨大的口粮,据统计,2020年中国大米消费量为10944.4万吨。如果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下降,那么势必需要加大从国外进口,这样我国对国外粮食的依赖度就会提升,大米出口国就可以更好得把控出口向我国的大米价格,甚至卡我们的脖子。
显然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我国稻谷的自给率非常高,2021年我国稻谷产量为21284万吨,进口量为1.17万吨,进口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要感谢国家最近这些年采取的针对粮食的多种措施,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措施,才能在国际粮价大涨的时候,我国的粮价维持在相对稳定的价格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