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大米供销平台 !会员登录|立即注册 VIP服务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门资讯 » 正文

2022年江苏省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18  浏览次数:134
核心提示:  水稻是我省主要口粮作物和优势主导产业,优质稻米全产业链是今年农业农村部确认建设的我省首个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抓好水稻生产,对保障粮食安全

  水稻是我省主要口粮作物和优势主导产业,优质稻米全产业链是今年农业农村部确认建设的我省首个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抓好水稻生产,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做好2022年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夯实秋粮生产基础,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

  今年国家下达我省粮食面积任务8124.9万亩,强调要坚持把粮食产量不下降、力争有增产作为中心任务。当前,我省夏粮面积稳定、长势向好,但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水稻。

  去年我省水稻生产克服台风、连阴雨等不利天气影响最终取得丰产,但也要看到大面积倒伏对局部稻区产量影响很大,部分地区直播稻面积反弹势头较快,农资成本过快上涨进一步挤压种粮效益空间,绿色低碳发展也对水稻生产提出更高要求。

  各地要认真分析今年水稻生产形势,加强指导服务,一着不让抓好水稻各项稳产增产措施落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水稻“稳产供保、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着力推进丰产优质绿色高效稻米产业创新发展。

  2022年确保全省水稻面积3300万亩以上;推广优良食味水稻品种面积1800万亩以上;指导建设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500个以上;水稻集中育秧比例达到45%以上;复核推介“味稻小镇”40个,强化“苏米”品牌培育推介。

  二、调优品种种植结构

  围绕中高端优质稻米产业开发,加强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示范推广,筛选适宜本地区应用的优质、高产、高抗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新品种,加大超级稻品种示范推广力度,优化品种区域布局,整体提升水稻品质和产量。

  大面积生产上要突出主推品种,沿江苏南地区因地制宜选择宁香粳9号、南粳46、南粳3908(超级稻)、南粳晶谷、南粳5055(超级稻)、苏香粳100、武育粳39号、常香粳1813、武科粳7375等晚粳品种;

  苏中里下河及沿海地区因地制宜选择南粳9108(超级稻)、扬农稻1号、金香玉1号、丰粳1606、泰香粳1402、泗稻301等迟熟中粳品种;

  沿淮及淮北地区因地制宜选择南粳5718(超级稻)、南粳2728、徐稻9号、华粳5号、盐粳15号(超级稻)、连粳18号、淮稻20号、佳源粳1号、泗稻16号等中熟中粳品种;

  籼稻种植区可选择丰优香占、丰两优香1号和徽两优、晶两优、荃两优等系列籼稻品种。

  因地制宜引进试验示范天隆优619、常优粳10号、华浙优210、青香优19香等省内外新审定优质杂交水稻品种,示范推广扬粳糯、镇糯、武香糯等糯稻品种,注重开发彩色稻、富硒米及富锌米等特色功能稻米,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全面提升稻米质量。

  三、集成推广绿色丰产高效技术模式 按照轻简化、标准化和“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以精确定量栽培为核心,集成推广适宜不同稻区的水稻绿色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和模式。巩固提高毯苗机插面积,更大力度示范推广钵苗机插技术,加大推广水稻机插的政策支持,全力稳步扩大水稻机插秧种植规模。

  加强壮秧培育技术指导,示范推广秸秆基质块育秧新技术,进一步推进完善高标准商品化集中育供秧基地建设,巩固提升集中育供秧比例。

  集成推广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性施肥、精准诊断用药与轮换交替用药等技术,试验示范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水稻机插全程湿润栽培,提高肥水药利用率,节省生产成本,促进绿色发展。加大直播稻管控和技术指导力度,

  加强直播稻适宜品种筛选和机艺融合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积极引导农民选择机穴播、机条播等方式,推进直播稻精量播种、精确管理,全力压减粗放直播稻种植,防止直播稻成为全省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拖腿田,促进均衡增产。

  科学合理合规示范推广稻虾、稻鸭、稻蛙等稻田种养结合模式和稻菜、稻果、稻油、稻肥轮作等“水稻+N”种植模式,提高种稻复合收益,优化农田生态环境,构建绿色种植制度。

  四、高标准建设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

  围绕“四个清单”抓落实,切实发挥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示范效果。以水稻示范片建设工作为抓手,紧紧围绕绿色、高质、高效三个关键词,加快推广适应性强、抗逆性好、多抗病虫的水稻品种,应用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料等绿色投入品,推广生态栽培、病虫草绿色防控、缓混一次性施肥、综合种养、轮作换茬等绿色技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积极探索建立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扶持机制,调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稻米加工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合作模式,将示范片建成订单种植、标准化生产、全程质量控制、优质优价收购、品牌开发的产业化基地。强化专家挂片指导制度,组织开展农技人员蹲点包干服务,落实关键措施,提高稳产增产、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到位率。

  五、强化技术指导服务

  围绕水稻生产全程解决方案,加强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等现代通信技术,开展线上培训,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水稻生产指导服务不脱位。强化农情监测调度,及时掌握苗情、水情、虫情、肥情,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意见和促控措施。探索开展水稻苗情智能监测、“互联网+”、农业物联网等技术应用试验,提高水稻生产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在关键农时,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户加强分类管理,积极响应“三大农技行动”“秋粮百日丰产行动”“防疫防灾保秋粮丰收行动”号召,强化落实。加强灾害监测,积极沟通会商,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制定防灾减灾预案,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水稻生育进程,制定抗灾救灾技术指导意见,促进灾后生产恢复,减轻灾害损失。

  六、推进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建设

  积极组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观摩培训,新产品、新品牌、新业态培育推介。加强中高端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典型案例宣传推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强化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遴选一批“苏米工匠”。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集机耕机收、育秧机插、植保管理、收割烘干、加工销售等环节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支持和参与以稻米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建设,指导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努力建立从种植、收获、烘干、仓储、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推进“苏米”品牌建设,推动“新三品一标”的资格认证。积极组织参加省内外稻米品鉴评比活动,加强品牌包装宣传营销。

  推进水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传承弘扬稻作文化,丰富“味稻小镇”内涵,不断提升建设层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主办单位:四川嘉禾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1012182号


川公网安备 511921020001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