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例子传递出一个信号———上海现代农业进入创新发展新阶段。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持单位,市农科院近期提出“在资源节约基础上发展高效农业”的新课题,目前已有不少相关项目进入科技储备或推广阶段,一方面保证粮食安全、帮助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则讲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高效节约的新课题摒弃了“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据市农科院领导介绍,今后上海农业科技的着力点,将在不降低产量、效益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今年秋天,上海与西部农业合作的新成果“滇沪软米”就将大量投放市场,这是云南省利用上海节水抗旱稻不育系和当地优质恢复系培育出的新组合,即使在缺水的田里也能获得高产,而且口感又香又软。几年前上海农科院培育出世界首例节水抗旱稻不育系,目前一系列节水抗旱杂交组合已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我国水稻生产用水占农业用水量的70%,而新型节水抗旱稻可节约水资源50%以上,且少用农药,避免了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缓解水资源危机意义重大。
除了培育新品种,农科院还通过新技术为“节本”寻找突破口。去年,该院生态所专家就发现了土壤里有限产因子,只要对每亩地多投入1公斤锌肥,就可以多收获60公斤稻谷,从而避免了滥用氮肥对土壤内部结构的破坏。
对那些高投入的现代集约化生产模式,科研人员也进一步挖掘高效潜力。
比如农科院园艺所新开发的穴盆蔬菜,采取了多层立体栽培,使得土壤净利用率提升了2.5倍,同时利用不同层架的光照程度,搭配生产需光度不同的蔬菜,避免了光照不均匀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这样的“蔬菜工厂”,平均亩产比传统方法提高30%,上海30万亩设施菜田若按此技术操作,至少可节约10万亩生产面积。在该院最近获奖的《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科研人员就在温室中“集成”实施了高产优质生产技术体系,从而使黄瓜、番茄等的最高产量较项目实施前提高了一倍以上。
另外,科研人员还构建农业生态循环链,通过减少中间损耗,既保护环境,又提高产出。近年在崇明绿华镇等地,市农科院专家就指导果农发展起了“林下经济”,比如在果林里养鸡,既对果树进行生态防虫,鸡粪也可肥沃土壤,同时还多出了“林下鸡”产品。据了解,去年崇明林下鸡还未长大就被市区酒店预订一空,而林下草鸡蛋的价格更达到了普通鸡蛋的四五倍。“种养结合”的农业模式,也是典型代表。同样是在崇明岛,市农科院专家帮助设计了一座万头猪场,通过肥水再利用这个“纽带”,把生猪养殖与农作物种植紧密结合,使原来“贴钱也难处理”的畜禽粪便摇身一变,成了2000亩大米、1000亩苗木和1000亩柑桔的高效生产投入品,每年可节约灌溉、施肥等成本50万元以上。